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浙江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精神,強化我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水安全保障目標,構建完善的“浙江水網”,打造“重要窗口”。
近日,省發展改革委和省水利廳聯合印發了省級重點專項規劃《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規劃》。
在《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規劃》中指出,水安全保障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堅持“黨建統領、業務為本、數字賦能”的浙江水利工作基本要求,補短板鍛長版,逐步完善建成洪旱無虞、飲水放心、用水便捷、親水宜居的“浙江水網”,努力打造生態綠色、節約集約的南方豐水地區節水標桿省份,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一、守護綠水青山,實現百姓富生態美
黨的十八大以來,“綠色”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最亮麗的色彩。進入生態文明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
“十三五”期間是迄今為止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的五年,也是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的五年。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年。
圖片來源:網絡
在新起點上,《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在“重要窗口”的水利標志性成果形成過程中,要以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為著力點,體系完備、安全美麗的“浙江水網”建設先行示范;
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為出發點,普惠共享、群眾有感的全域幸福河湖和城鄉同質飲水建設,努力還原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生態美景。
二、借力水質在線監測,提升水利治理能力
水是生命之基、自然之魂,水對自然生態及人類社會延續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十九大報告提出以山水林田湖草統籌治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其中林、田、湖、草均以“水”為依存。由此可見,水是生態文明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在構建水系互聯、生態綠色、標準適宜的“浙江水網”過程中,一定少不了水質在線監測及監督管理手段,尤其在河湖管理方面,除了需要繼續深化河湖長制,還要建立健全河湖健康評價,完善幸福河湖建設。
圖片來源:網絡
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可以實現監測自動化、實現水污染的預警預報,對于防止污染事件的進一步發展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水質在線監測系統還可以實現水質信息的在線查詢和共享,可快速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在確保安全、生態的前提下,開放河湖水岸空間,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優質水生態產品。
三、突破技術瓶頸,助力提質增效
在“十四五”乃至更長一段時間里,要讓更多河湖、水清岸綠成為“浙江水網”的一部分,這無疑對水質監測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化學法在水質監測中應用最廣泛,但存在著反應速度慢、有毒廢液按規定回收處理成本高、可能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儀表體積大零部件多、維護工作量大等缺點。
而光學法具有測量速度快,無需化學試劑,性價比高、儀表體積小等優點,在水體在線監測中具有顯著優勢,滿足現代水質監測對監測儀器實時響應、多參數、高頻次測量、海量數據等需求。
希瑪諾光電,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用前沿技術拓展水環境領域,創造性地研發了國際領先的多源光譜融合分析技術,采用多個光源同步照射水樣,生成待測樣品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熒光發射光譜和拉曼散射光譜。
經過光譜特征提取和光譜平衡,排除各種干擾因素的同時,避免“信息掩蓋”,通過信息融合建模分析,從多維度對水質情況進行評估衡量,獲得準確的水質分析結果。
基于多源光譜融合分析技術所研發的高集成多光譜水質在線監測系統還擁有濁度、pH、溫度等多種動態補償算法,能有效排除各種干擾因素,實現長時間高頻次綠色水質監測。
圖片來源:杭州阿里云loT智能城市項目
為適應我國不同地區環境條件及監測需求,希瑪諾光電研發了景觀式、立桿式、浮臺式、極寒保溫微站式等多種監測站安裝方式,可靈活適應不同場景,實時監測河道河網、水源地水庫、生活污水處理排放水等水質動態變化情況。
截止目前,高集成多光譜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已經成功應用于杭州阿里云loT智能城市項目、廣西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安徽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等多個重點項目,其中永勝港水質提升示范項目、廣西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被授予“水利先進實用技術優秀示范工程”的榮譽,獲得了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的重點推薦。
圖片來源:寧夏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
在此,希瑪諾將不斷創新,用更新的技術,更好的產品,共同推動浙江“重要窗口”水利現代化先行省的創建。